歷史台中抽水肥價格與現實押韻
李軍同志的詩集付梓,為展示北京的歷史古韻和時代風姿,提供瞭一個解讀的視角和詮釋的版本。
李軍同志寫詩,在我和與他相識的所有人中,應該算是一樁新奇的事。我對李軍同志的情況還是比較熟悉的。20多年前,我從福建省辦公廳調任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工作時,他是民航總局計劃司的司長;1996年任民航總局辦公廳主任,他是我的直接領導;2001年起,李軍同志擔任民航總局副局長,期間到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任職幾年後,又調回民航局(民航總局改為民航局);他2012年兼任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,現在專註航協工作。李軍同志20歲參加民航,在民航工作40多年,從最基層的崗位做起,一步一個腳印前進。在我的心目中,李軍同志是我國民航卓有聲望的一位領導,是全國政協參政議政的一位委員,是我在民航總局工作5年間對我工作、學習幫助最大的一位司局長,是多年來一直保持君子之交的一位兄長。我熟悉他的刻苦敬業精神,一絲不茍作風,嚴以律己操守,樂於助人衷腸,也拜讀過他的《民航年譜》、《民航研究論叢》、《民航發展改革文稿》等著作,非常欽佩。但是,我沒有想到,在最近一年多,他居然成為寫詩的人。
李軍同志寫詩,緣起於一次講座。為瞭豐富機關生活,幫助大傢更好地認識和瞭解北京,李軍同志2015年10月在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作瞭題為《北京建都歷史與城市風貌》的講座(即本書的附錄)。講座受到大傢的歡迎,後來又應邀到民航其它單位講過。此時,李軍同志萌發瞭用有限的篇幅和更有效的方式,即百首歌詠來普及北京建都知識的想法,於是就有瞭這本《詩畫北京》。
我有幸最早讀到全部的稿本。不講領導、故舊,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讀完全稿,我的總體感覺是賞心悅目,增長瞭見識,因此建議能夠出版這部詩稿,讓更多的人得以分享。事後我進一步想到,“英雄餘事做詩人”,李軍同志的功業不在此處,出版詩集餘事而已,好作品惠及更多的人理所當然。李軍同志開始比較猶豫,後來接受瞭這個建議。原因何在?我理解,作品猶如作者的子息,既已胎成,也該給個生產的空間和條件。而北京出版社慧眼識珠,是《詩畫北京》的助產士和面世的呵護者。
閱讀《詩畫北京》,最能觸動我的有以下幾點:
第一,弘揚正氣,深接地氣。李軍同志抒寫北京歷史興替、古韻新貌,出於對我國古代文明的向往,對先民前賢的敬重,對新時代新發展的期許,因此,正大氣象是詩章的底色和主旋律。從詩篇中,我們讀出瞭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發展貢獻的豐功偉績,讀出瞭我們作為中華民族子孫的民族自豪感,讀出瞭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民族自信心。特別是北京新貌,見證瞭新時期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大能力和內在動力。這本詩集高揚與時俱進的旗幟,弘揚真力彌漫的正能量,為創造新時代鼓與呼,體現瞭對我國“詩歌合為時而著,文章合為事而作”(白居易語)偉大傳統的繼承和發揚。
第二,鉤深致遠,排沙簡金。李軍同志酷愛學習,自學成才,文字功力較深,長期在民航總局司局多個崗位歷練,並且擔任過十六、七年副部級領導,個人獨特的經歷和學問養成,使他研究和把握問題具有宏觀的統攝性、中觀的協同性和微觀的縝密性。他以一貫書寫“廟堂之文”(長期以來,筆下文章大都關乎行業方針政策、發展大計)的嚴謹、莊重,致廣大而盡精微,每一章詩篇、每一段詮釋,都反復推敲字句、遴選素材,盡可能做到言之成理、持之有據;對能抵達現場的場景,都進行過實地考察,不著半句空文;所有詩篇承載著豐富的文史知識,梳理紛繁提綱挈領,向讀者呈現最本質的內容,真知灼見閃爍其間。因此,集中詩篇堪稱北京建都的“詩史”。然而,嚴謹並非板滯,寫實不是笨拙。這裡僅舉一例。詩集中有一首詩寫承德避暑山莊,從地域角度看跟北京似乎沒有什麼關系,但詩人從有清各帝每年到避暑山莊避暑和處理朝政,避暑山莊的功用是紫禁城的延伸的實際出發構思該詩,這表明詩人處理問題視野的開闊和駕馭題材的能力。我認為,這部詩稿詩梭編織之機(或基),是附錄中的長文台中抽化糞池《北京建都歷史與城市風貌》。換句話說,詩集以《北京建都歷史與城市風貌》的內容為經緯,全部詩章是次第、高低地懸掛在這一經緯線上的金石、土革、木絲、匏竹,神思風動,八音和鳴,匯成瞭時代強聲。
第三,玉盤跳珠,明白曉暢。我國是詩的國度,詩歌是我國輝煌燦爛的文化遺產之一。現當代社會,還有許多人喜歡吟詩、賦詩,而且有些人喜歡寫格律詩。格律詩這種古老和傳統的詩體,結構嚴謹,字數、行數、平仄或輕重音、用韻都有一定的限制,並且講究用典和語言的雅致、音樂性。特別是隨著時代的推移、語言的發展,有的漢字音韻變化很大,給格律詩的創作帶來較大的困難。李軍同志不去較格律詩的真,詩篇以五言押韻表達,這在形式上大大解放瞭自己,更有利於拓展詩思、提高詩性。整本詩集,內容深刻,包羅宏富,語言精練準確,清新明快,可讀性強,一改所謂詩章的高冷形象,讓大傢喜聞而樂見。西哲亞裡士多德有言:“像智者一樣思考,但像常人一樣表達。”我認為,李軍同志做到瞭這一點。
第四,詩意盎然,得其三味。詩歌講究意境。所謂意境,是詩歌創造所達到的一種能令人感受領悟、玩味無窮卻又難台中抽水肥推薦以明確言傳、具體把握的藝術境界,它是形神情理的統一台中洗水塔,虛實有無的協調,既生於意外,又蘊於象內。好的詩歌,有詩意的美,倫理的善,認知的真。通讀《詩畫北京》,我感到李軍同志在力求詩性、詩味上做瞭很大的努力。
如《孔廟》的句子,“汲硯湧文思,觸柏識奸佞”,寫孔廟中清高宗賜名“硯水湖”的古井,相傳進京趕考的舉子祭孔後飲瞭該井水,會考時將文思泉湧;寫明代奸相嚴嵩代嘉靖皇帝祭孔時,行至孔廟最大的一棵柏樹下,被樹杈揭掉烏紗帽,幾年後樹枝長出一個樹瘤,看似一隻龍爪抓住瞭一個人頭,觸奸柏由此得名。舉子進京為博取功名,嚴嵩也是進士出身。《孔廟》全詩隻有八句,可入詩的素材太多,作者擷取這兩個傳說,詩思詩境意味深長。
又如《八一大樓》,全詩為:“雄立昆泰峰,簷脊盤金城。渾然爐熔色,國強賴軍雄。”前兩句以昆侖、岱宗巍然屹立,萬裡長城蜿蜒盤旋,形容軍委八一大樓的樓體、屋簷。第三句從樓體顏色,聯想到人民軍隊這個大熔爐冶煉瞭無數精鐵好鋼。第四句,從強軍生發復興中華的強國夢。全詩意境深邃,情感激越,正氣昂揚,讀後為之一振,催人作為。
再如《中南海》,全詩十六句,後八句為:“藍海襯腦海,瀛臺贏心強。豐澤豐四面,懷仁懷八方。勤政燈火明,金閣生紫光。鼓號遍神州,堅核大舉綱。”詩人將藍海(中南海的泛稱台中通馬桶推薦)、瀛臺、豐澤(園)、懷仁(堂)、勤政(殿)、紫光閣這些中南海內的著名景點、建築剪裁入詩,其名稱所賦予的內涵,因詩意而豐富擴大,因寫實而情景交融,因憧憬而超越時空。閱讀此章,我們形象地感受到瞭中南海作為黨和國傢中樞的地位和作用,感受到我們黨不愧為運籌帷幄、決勝千裡的堅強核心。同時,我們再次領略瞭李軍同志詩歌明白曉暢、玉珠落盤的韻律之美。
還可以舉出很多類似的例子。在這裡要加一句,我認為李軍同志對每篇詩的詮釋都非常用心,這些篇章知識密集,短小精悍,文字如秋水明漪見底,與詩章正文相得益彰。
《詩畫北京》既是李軍同志詩歌的濫觴,又是初步的豐碩成果。由此我想到一個問題,即一個人該如何豐富其生命姿態,尤其是一個有相當資質的人,該如何使自己的生命多姿多彩。我認為,但凡偉人也好,庸夫也罷,每個人心中實際上都囚著一匹小獸,這匹小獸在適當的機緣終究要破窗而出的。如果一個人終其一生將這匹小獸悶死在胸中,這與其說是其人胎殺瞭小獸,不如說是小獸的奔突、掙紮加劇瞭其人的終結。宋代詩人楊萬裡有一首《桂源鋪》,詩曰:“萬山不許一溪奔,攔得溪聲日夜喧。到得前頭山腳盡,堂堂溪水出前村。”對於這首詩,人們賦予瞭很多解讀。我想,詩中的溪水與我所說的胸中的小獸,差可比擬。我們可以從李軍同志詩歌創作中得到啟迪。在寫作《詩畫北京》之前,李軍同志與詩歌創作無緣,充其量是在繁忙工作之餘,偶爾讀些詩詞舒緩一下緊張,這還談不上是專門的鑒賞。後來李軍同志通過寫詩,釋放瞭心中的小獸。詩歌使他在空中漫步成為可能,詩歌豐富瞭他的生命意象,詩歌成就瞭美好的現實。把小獸悶死在胸中固然不好,但我們也應該選擇好小獸破窗而出的機緣與方式。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縱情聲色犬馬,醉生夢死,就是小獸突圍最壞的選擇,當以為戒。在這方面,李軍同志為我們作瞭很好的示范。
作詩需要機緣,讀詩也一樣。李軍同志精心釀造瞭一壇好酒,有情而相遇的讀者一定不要錯過。“太行牽燕山,虎躍上高磐。石渾偕潮白,龍騰下福灣。關口通朔漠,鄰族互往還。拓出連廣夏,滄海暨大原。”(《北京灣》)一冊《詩畫北京》在手,北京前身今世的萬般風情皆備於我。“且向洞庭賒月色”,“隔籬呼取盡餘杯”,豈不快哉!
是為序。(作者林明華,系中國民航網智庫專傢)
FE5C22AC9DA67722
留言列表